
超級高鐵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樣神秘,想要揭開她的面紗,咱們先從被動磁懸浮技術談起。被動磁懸浮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在軌道中安裝無動力線圈環路,將釹磁鐵等磁鋼植入到火車的“豆莢”狀車廂中,從而創造出懸浮效應。

超級高鐵概念圖
超級高鐵建設方HTT(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)今天宣布已經獲得一項技術授權,根據介紹,該技術利用所謂的“被動磁懸浮”系統推動火車原型產品高速行駛。被動磁懸浮系統是理查德.波斯特(Richard Post)與同事在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(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s)工作時開發的。
2000年,物理學家理查德.波斯特(Richard Post)開發了被動磁懸浮技術,該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在軌道中安裝無動力線圈環路,將永磁鐵植入到火車的“豆莢”狀車廂中,從而創造出懸浮效應。常見的磁懸浮火車需要對基礎設施升級,工程復雜、成本高昂,例如,整個鐵軌必須配備不間斷電源。2015年理查德.波斯特逝世,他將自己的新系統叫作“Inductrack”。
HTT首席運營官格雷斯塔(Bibop Gresta)表示:“采用被動磁懸浮系統之后,超級高鐵鐵軌不需要配備發電站。被動磁懸浮系統最適合應用在超級高鐵上,建筑成本也會進一步下降。從安全角度看,被動磁懸浮系統擁有很大的優勢,它的懸浮效應純粹通過運動產生,即使電源出現故障,超級高鐵‘豆莢’式車廂也可以繼續懸浮,直到速度降到最低才接觸到地面?!?/p>
1月份,HTT公布建設方案,公司計劃在加州Quay Valley鋪設完整尺寸的演示軌道。當時格雷斯塔曾表示:“36個月之內,我們將會看到第一位乘客坐上完全尺寸的超級高鐵?!?br style="box-sizing:border-box;" />
按照2013年馬斯克的構想,超級高鐵既可以運送乘客也可以運送貨物,最高時速可達760英里(1223公里)。